死后享受皇家级葬礼,为何却被停灵14天?

1705年,随着太监一声大喊:“苏麻喇姑去了。”宫中上下哭声一片,十二皇子胤裪更是悲痛欲绝,哭成了泪人,并令人快马加鞭赶赴塞外,将苏麻喇姑去世的消息传递给康熙,同时请求康熙准许自己为苏麻喇姑守灵百日,三七诵经。

康熙听到噩耗,随即身子一颤,晕倒在地,等他醒来时立刻下旨:准奏,苏麻喇姑以妃嫔的规格为她办丧事,但停灵14天。

众所周知,清朝皇宫等级制度十分森严,许多妃子奋斗一生,都享受不到如此殊荣,而苏麻喇姑一个普通侍女出身,为什么能够享受到皇家级别的葬礼呢?

苏麻喇姑,原名苏沫儿,从小出身在贫寒的牧民家庭。7岁的时候,被科尔沁寨桑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了二格格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这位二格格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皇后。

1625年,孝庄的姑姑也是皇太极的大福晋琪琪格来信,希望孝庄能够嫁给皇太极,科尔沁为了进一步稳固与后金的关系,13岁的孝庄就这样被嫁给了自己的姑父皇太极,就这样苏麻喇姑也跟随着自己的主人来到了盛京。

苏麻喇姑虽然只是侍女,但她上进心非常强,从未间断过学习,在孝庄身边的这些年里,不断精进自己,既学习掌握了满语,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满文,她还持续练习绘画、刺绣技艺等技艺,在众多侍女中逐渐脱颖而出,孝庄对她也是越来越信任和赞赏。

1636年,皇太极得到传国玉玺后在盛京称帝,改国号大清。大金国变成了大清国,大汗也变成了皇帝,那么上朝的朝服也要按照新制度进行改变。

正当宫里在为选定朝服设计人选发愁时,孝庄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苏麻喇姑,苏麻喇姑从小心灵手巧、擅长女红,在服装设计方面又很有天赋,平时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大方,因此皇太极就同意了让苏麻喇姑来参与此事。

在对比和研究蒙族、满族和汉服饰后,苏麻喇姑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服饰样式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集满,蒙,汉三族服饰之所长于一身的朝服,当设计样稿呈现在皇太极眼前时,皇太极非常高兴,并大加赞赏,据说当晚就翻了孝庄的牌子。

苏麻喇姑设计的服装,一直到清朝后期都未曾有过大的改动,使用时间长达296年。

苏麻喇姑不仅生活中善于女工设计,在工作上,更是孝庄的得力助手。

1643年皇太极去世,除了皇子们,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都对皇位虎视眈眈。

当初嫁给皇太极之前,孝庄与多尔衮之间本就互生情愫,于是孝庄写了一封信,让苏麻喇姑交给多尔衮,苏麻喇姑连夜骑马,避开众多眼线和耳目,成功将信交给多尔衮,并帮孝庄成功劝服多尔衮支持福临。

最终,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在多尔衮的支持下,顺利继位,年号顺治,尊孝庄为圣母皇太后,多尔衮为辅政王。

此后,多尔衮不仅大权在握,甚至不把顺治放在眼里,为了防止孝庄干政,多尔衮还限制孝庄与儿子见面,2个月才能见一次。

面对强权的多尔衮,年幼的顺治帝更需要母亲的帮助和指引,这时苏麻喇姑就肩负起了暗中联络的职责,成为孝庄和顺治之间的秘密联络员。

在传递消息的过程中,苏麻喇姑挨过毒打、受过委屈,但始终不曾出卖过孝庄,这使二人的感情逐渐升华,孝庄亲切地称她为“格格”,二人渐渐由主仆之情,变为姐妹之谊。

1650年多尔衮在关外打猎时不慎坠马身亡,13岁的顺治皇帝终于开始亲政。孝庄本以为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没想到顺治却因与董鄂妃的感情纠葛,导致母子关系十分紧张。

这时,苏麻喇姑又当起了他们母子之间的和事佬,从中劝说调停,才不至于母子关系破裂。

董鄂妃失子以后,顺治见其伤心,便想将康熙过继给董鄂妃,但康熙生母佟妃不愿意,跑去向孝庄哭诉,于是孝庄做主将康熙养在自己宫中,让苏麻喇姑来照料。

就这样,苏麻喇姑承担起照顾康熙的责任,但一场灾祸正悄然来袭。

1655年,皇宫爆发天花,顺治和康熙不幸都染上了病,苏麻喇姑不顾被传染的危险,白天晚上悉心照料,康熙竟奇迹般的痊愈了。

羸弱的康熙窝在苏麻喇姑的怀里,亲切的唤她为“额涅”。后来,苏麻喇姑又奉命为康熙手教国书,成为帝师,仿佛她早已成为了康熙的亲人,陪伴着他的成长。

1688年,75岁的孝庄病逝,此时的苏麻喇姑也已76岁了,她精神上备受打击,深陷悲痛和孤独之中。康熙为了帮她走出悲伤,便将皇十二子胤裪交由她抚养,因此胤裪称其为“祖母”。按照当时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的皇妃才能抚养皇子,可见苏麻喇姑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胤裪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知书达理、保持中庸之道,在“九子夺嫡”时保持中立,最终全身而退,雍正继位后,还荣封郡王。

1705年,苏麻喇姑病逝,终年93岁,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而此时的康熙正在塞外秋巡,即便快马加鞭往回赶,最快也要14天,康熙为了见她最后一面,才造成了灵柩14天。

苏麻喇姑,一生侍奉了爱新觉罗家族四代人,凭借自己的忠诚和智慧,巧妙地化解危机、完成使命,使孝庄视其为闺蜜,顺治称其为姐姐,康熙叫她为额涅,皇子公主们尊称她为祖母。虽出身卑微,但不卑不亢,凭借自己的品格和学识逆天改命的奋斗精神,值得后人钦佩。

丧礼一般包括哪四步?

丧礼不只是四步,以下程序:

1、小殓: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过几个小时,由於肌肉细胞死亡,会出现称为屍僵的四肢僵硬现象,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因传统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

2、报丧:正式通知远近各处的亲友死亡时间、情况和葬礼安排。经常有严格的形势和顺序规定。

3、奔丧:亲友携带礼品、礼金、挽联、花圈等从外地来参加葬礼。

4、停灵:又称暂厝,将屍体在灵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同时有助於确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为家中房间、临时搭制的灵棚、或殡仪馆的专用房间。灵堂内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蜡烛、纸钱等。另外,在暂时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况下,将棺材寄放在寺庙等地,等待未来下葬,也可称作停灵。

5、守灵:停灵期间,已在场的亲友,特别是死者的晚辈在灵堂轮流守护死者,接受奔丧者的吊唁。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亲近的晚辈(称为孝子/孝女)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称为孝服。

6、大殓:当著家属的面,将死者移入铺有褥子的棺材,盖上被子,钉上钉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内棺和放置随葬品的外棺两层。

7、出殡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殡开始的标志是孝子将一个瓦盆摔碎,称为「摔盆儿」。由孝子执「引魂幡」带队,有乐队吹打,沿途散发纸钱到墓地。下葬仪式有道士、风水师协助。

8、烧七:下葬後,亲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烧纸钱,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还有类似的叫魂、烧纸钱等活动,称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仪式称为「断七」,为正式葬礼部分的结束。

人死后停灵七天,亡者真的会回家探视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意思是生与死都是人生中最大的两件事,却也是充满神秘的两件事。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对死亡有过一些好奇,而围绕着死亡也产生出了一系列特别的民俗。

其中,有一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民俗,就是所谓的“头七”,也就是人死后不能马上下葬,而要将尸体停灵7天再下葬。

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亡者的灵魂在死后并不会马上就去投胎,而是会在尸体周围徘徊7天,还可能去探视亲属!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神秘地“起死回生”
通常来说,出生和死亡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谓不可逆,意思就是已经被生出来的孩子不可能重新回到母腹中,而人死也无法复生。不过,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渴望着“起死回生”,复活和战胜死亡。

围绕着“复活”,各大宗教都衍生出许多美丽的传说:基督教有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仅过了三天三夜便在“复活节”升天的神迹,又认为当基督再次降临于人世,届时所有的逝者都会被复活,接受末日的审判。

伊斯兰教也有所谓“复生日”,那时候时空将被真主的力量倒转,无花果树将要开花,已死的人们会重新进入天园。

而佛教更将“重生”的概念与“轮回”结合起来,声称人死后修为高的人则会经历涅槃,托生极乐净土。而修为普通的人则依旧在六道轮回之中,根据生前的作为而转世成为各种生物。

这不由得让人遐想: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可以“起死回生”吗?似乎还真的有。古代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最有名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救治虢国太子的故事。

史料记载:当时的名医扁鹊周游列国,救死扶伤。他来到虢国,见举国上下都在悼念猝死的太子,感到很奇怪,因为太子素来身强体健,不像是会夭折的样子。

心存疑惑的扁鹊进入皇宫,要求查看太子的尸体。经过对太子尸体一系列的检查,扁鹊断定太子并没有死,只是陷入了深度昏迷。而此时太子已经“死去”7天,大家都认为没有希望了。

不过,在扁鹊的全力救治下,太子居然成功地从昏迷中苏醒,令在场的人们个个啧啧称奇。于是,扁鹊“起死回生”的“神医”名号,也就传了开来,这个故事也成为后世诸多“起死回生”故事的原型之一。

防止活埋的方法
太子的故事除了让人们惊叹扁鹊医术的神奇之外,也让人们对待丧事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在过去,通常人死之后必须尽快予以下葬,以防尸体腐败发臭,或是传播瘟疫。

然而,经过这件事以后,人们就开始在人去世之后推广“停灵”了,也就是暂时不埋葬尸体,而是将尸体放置在干燥而通风良好的地方,盖着白布,等待整整7天。

这个做法,为的就是在医学不发达、无法判断深度昏迷与死亡的区别的时代,最大程度地保证不“活埋”。毕竟,当时的人们还不懂得辨别生命体征,也很难发觉死亡的到来。

不过,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地区的人们都会遵从这个习俗。有一些消息闭塞地区的人们,并不清楚这件事及其背后的道理,在人死后依然立即埋葬,而那些陷入深度昏迷的人只能在极端缺氧的墓室里醒来,这时候他们也只能被活活“憋死”。

当然,也有人在被“埋葬”之后还是逃了出来,但由于没有人能认出他们,他们的出逃便会被人误认为是“灵异事件”。

著名的“湘西赶尸”,真实情况恐怕就类似于此:被错误当成尸体活埋的、重病昏迷的人,在墓穴还没封口时苏醒并出逃,但由于晚上看不见东西,便抱着树木休息,被人以为是“僵尸”。

而这类传说也慢慢地演变成了一个超自然的说法:人们开始认为,人是有灵魂的,人死后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可以在尸体周围停留7天,甚至可以去探望自己生前的亲友。

为了让灵魂做最后的告别,就必须停灵7天,等灵魂告别完毕,转生的期限已到,就可以离开了。这时候,才能下葬。这就是“头七回魂”的由来。

医学进步移风易俗
不过,现在还在严格地过“头七”的人不是没有,但已经大为减少了。虽然许多人在亲人死后依然会进行守灵,但多半也从停灵不下葬,变成了先下葬再在死后的第7天举行一些仪式。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使人们很容易分辨出昏迷和死亡的区别,很多时候医生会对病人全力抢救,直到心跳呼吸停止之后才宣告死亡。

有时候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甚至在生命体征消失之后的一段时间,还会用各种设备维持心跳和呼吸,同时用电流刺激脑干,希望能恢复生命体征。

同时,医学界对于死亡的判断也在与时俱进,过去以心跳和呼吸消失为标准的“死亡观”已经被以脑电波消失为标准的“脑死亡”所代替,而过去那种只有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却没有意识的深度昏迷,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植物人”。

因此,现在的人们再也不需要亲自判断病人是否死亡,对于死亡的判断准确率也提高了。所以许多人开始放弃“头七”的风俗,或是改良了风俗的形式,尽快处理后事,以免滋生细菌、传播疾病。

而一些对遗体处置有特殊要求的人们,也可以依靠现代医学满足自己的遗愿:如生前签署了遗体或器官捐献同意书的人,死后其遗体将会在第一时间被送往医学院制备标本,或者由专人摘除需要的器官,以供移植给他人。这时候,“停灵”也就成了不必要的事情。

不过,依然有人坚守传统的“头七停灵”。究其原因,多半是死者的亲属需要时间去接受死亡的事实,或者出于对死者的爱与怀念,不愿意早早离别,有着浓厚的情感因素。

当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合肥市各公墓暂停现场祭祀业务

3月24日,合肥市民政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发出《关于清明期间暂停部分祭祀业务的通知》。自3月26日起,全市各公墓、骨灰堂等人员密集的殡葬场馆(所)暂停现场祭扫业务。全市殡仪馆暂停遗体告别业务。

  清时节将至,外地返肥群众扫墓祭祖活动增多,加大了疫情防控风险。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避免祭祀活动人数增多,为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落实“外防输入”防疫要求,防止疫情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研究,现就合肥市暂停部分祭祀业务通知如下:

  一、市小蜀山陵园等拟采取临时封闭管理措施。自3月26日起,市小蜀山陵园暂停骨灰安葬和现场祭祀两项业务。全市各公墓、骨灰堂等人员密集的殡葬场馆(所)暂停现场祭扫业务。

  倡导丧事活动一律从简从快办理,引导广大市民和在外的父老乡亲,暂不返乡扫墓祭祖。

  二、全市殡仪馆暂停遗体告别业务。自3月26日起,市本级和四县一市殡仪馆暂停守灵和遗体告别两项业务,遗体接运、暂存、火化以及骨灰寄存等基本殡仪服务正常开展。殡仪活动严格控制人数,原则上仅限直系亲属参加。

合肥首次推出!亲人的骨灰可以…

近日

刘女士将父亲的一部分骨灰

制作成了“生命晶石”

这也是合肥首次推出

“生命晶石“服务

“生命晶石,让生命能够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让我觉得,父亲依然在身边陪伴着我。”

刘女士在外地居住,每年只有清明能够回合肥祭祀亲人,不能经常看望父亲一直是她心中的遗憾。在征求家人的意见后,她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纪念亲人。“烧制好的晶石被制作成一条精美的项链,看起来很像宝石,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到父亲,想到与他共度的美好时光。”

大蜀山文化陵园工作人员介绍,“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尖端技术,将骨灰制作成“体积小、形态美”的类宝石产品,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成为情感寄托载体。“生命晶石”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然后传入日本等人口密集地,并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2016年3月,上海市民政部门、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率先在全国推出“生命晶石”服务项目。

大蜀山文化陵园是合肥首家推出“生命晶石”服务的墓园。据陵园工作人员介绍,“生命晶石”本身既可以代替骨灰安葬,也可以制成纪念物品,具有节地安放、纪念展示的双重功能。由于“生命晶石”精巧美观,可以长久保存、便于携带,目前已经有不少客户咨询和订购。

陵园工作人员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祭祀观念的进步,殡葬改革不断向着低碳祭祀、绿色殡葬的方向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创新的纪念形式。与传统葬式相比,“生命晶石”和江葬、森林葬、花坛葬等节地环保葬式一样,能够减轻市民的殡葬负担,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虽然目前“生命晶石”还有待大众进一步的认识与接受,但它在节地安葬、居家祭祀等方面将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报丧、吊唁、谢孝,合肥传统葬俗拾零

合肥传统葬俗讲究比较多,整个葬礼大致要经历:置棺、报丧、吊唁、谢孝、守孝等环节。不同县乡及村镇,葬礼习俗也各不相同,但葬礼的基本环节是一致的,接下来一起看一下,合肥传统葬俗拾零。

首先、置棺,置棺在当地称“置寿材”。寿材常指老人寿终正寝,得享天寿之意。尤其70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不仅被视为得享天年,还被视为人生的一大喜事。故人们又称其为“白喜事”。

合肥民间,老人进入暮年后,子女就要为其置办寿材。这样做一方面表达子女的孝心,让长辈对后事放心。另一方面沿袭民间“冲喜”的习俗,以保长辈无病无灾,尽享天年。

制作棺材的材质,常视主家经济情况而定。富裕人家为老人置办寿材,常用上等完整木材制作,当地人称“十圆”、“十二圆”等。加工好的棺材板材厚实、光泽呈亮,内垫细纱布、不渗水、不透气。

普通人家做棺材,讲究不是太多。但是无论请木工上门制作,还是在商家订制订购,均不兴讨价还价。当地习俗认为,为老人做寿材是表孝心,因为孝心无价,因此订做寿材是也不能讨价还价的。

其次、报丧:家里老人断气后,家人要立即把老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亲朋好友,这在当地称为“报丧”。报丧的形式有两种,一为口头告诉;二为发讣文告诉。大户人家或上流人家,大多数张贴讣告或在报纸上刊登讣告,以告知亲友。

如果有亲人远在他乡,则通过电话或电报的方式报丧。如果死者为公职人员,通常由其生前所在单位成立治丧委员会,协助丧家办理丧葬事宜。

再次、吊唁:接到丧家报丧的消息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纷纷前往吊唁。吊唁的目的有二,一是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二是向死者亲属表示慰问。旧时,吊唁者多要向死者行跪拜、鞠躬、作揖礼节。如果是父母去世,孝子要磕三跪拜礼表答谢,儿媳、女儿等在灵柩前好号啕大哭。

现代人去世,多实行火葬,丧家通常会在正屋客厅内进行家庭灵堂布置,以供亲友前来吊唁,前往吊唁的亲友多向逝者遗像行鞠躬礼,然后劝慰家属节哀顺变。如果有礼相送,如挽联、挽幛、花圈等要在火化前送达,现代人多送“白包”,也即民间常说的“干礼”。

第四、谢孝:合肥民间传统葬俗,遭受丧事的人家,通常要在死者“五七”过后,由孝子对前来吊唁的人家登门致谢,当地人称“谢孝”。同时要置办酒席酬谢为丧事出钱出力的人,这在当地称为“献馔”。

死者如果在60岁以上,置办的酒席称作“寿酒”。席间俗尚“偷寿”,即将食用的饭碗“偷回”,主人视而不见。因民间尚此习俗,故有的家庭往往特意备办许多碗盏供“偷”。宴毕主人还要送每个客人一条白土布大手巾,曰“孝巾”。如今合肥民间仍盛行谢孝的习俗。

最后、守孝:旧时合肥民间非常尊崇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家中老人去世后,孝子贤孙通常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不能穿红戴绿、不能涂脂抹粉、不能举办婚事,同时春节期间不能贴红对联,也不能外出拜年,读书人则在家中守护庐舍,不外出赶考和应试做官。由于三年期限时间比较长,守孝期间常常难免会有例外。

现在人守孝,通常五七过后就算守孝完毕,部分地区有百天祭日后算守孝结束。但无论何时守孝结束,人们对死者的缅怀之情是不变的,把悲伤藏在心底,鼓足勇气面对新的生活,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报答。

关于殡葬服务收费,合肥出台新办法!有减免项目

该办法规定:

公益性公墓管理费

一次性收取不得超过20年;

殡仪基本服务收费实行政府定价;

殡仪延伸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殡仪特需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

目前,

新规已开始执行,

有效期5年。

骨灰寄存 七天内免费

殡葬服务收费包括殡仪服务收费和公墓服务收费,其中,殡仪服务收费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分别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根据新规,殡仪基本服务实施政府定价,该服务包括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火化、骨灰寄存等。骨灰寄存费用可按年计收,不足一年可按月计收,不足一月,七天以内免费,超过七天按月计取。经用户同意,也可以跨年度收取。

殡仪延伸服务包括遗体收敛、遗体卫生消毒、遗体整理、告别厅租用等。

《管理办法》还对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的收费价格给出指导。

其中,公益性公墓的墓葬费和管理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费按年计算费用,一次性收取的,不得超过20年。

部分情况可免基础服务费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合肥市殡葬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惠民政策规定,部分情况可免除基础服务费用。

其中,具有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本地大中专院校全日制非本地户籍学生,驻本地部队现役军人,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1年以上、在本地居住的外来从业人员,取得本地居住证的人员以及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死亡人员等六种情况,可免除基本服务费用。

包括城乡低保人员、城乡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在内的重点救助对象可在免除基本费用基础上,骨灰寄存免费存放期延长至3年,并免除普通告别礼厅的使用费。

殡葬服务单位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制度,在服务场所显著位置公布服务流程、服务规范和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文件依据、减免政策、举报电话等内容。

合肥民政部门发出倡议:除夕春节请文明祭扫

1月19日,合肥市民政局发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事关市民朋友除夕春节文明祭扫。信中提出,倡议市民要严防疫情,安全祭扫;移风易俗,文明祭扫;杜绝明火,生态祭扫;党员示范,共树新风等内容。全文如下:

广大市民朋友:

欢声笑语辞旧岁,文明新风暖九州。2022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这是我们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祥和节日,也是我们祭拜祖先、寄托思念的重要节日。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高度聚集,疫情防控压力持续增大。为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度过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我们真诚地向您发出如下倡议:

严防疫情,安全祭扫。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广大市民朋友应转变祭扫观念,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不组织、不参加大规模群体祭扫活动,共同巩固我市疫情防控成果。我市殡葬服务机构除夕春节期间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市民朋友务必关注相关机构的通知并提前电话预约,主动遵守相关规定,自觉佩戴口罩、扫码出入、测量体温,祭扫仪式从简,减少驻留时间,防止交叉感染。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缅怀先祖更需珍惜当下,我们积极提倡现代文明的祭扫方式寄托思念。广大市民朋友可通过合肥市民政局网站、合肥民政微信公众号登录合肥市云祭祀平台,采取居家祭祀、网上祭祀,也可通过书写寄语、代为祭扫等方式寄托思念,实现传统风俗习惯与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相融合。

杜绝明火,生态祭祀。春节期间正值森林草原防火重要期,广大市民朋友严禁携带火种和易燃物品进入林区草原祭扫,避免引发火灾事故。同时,应自觉遵守我市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和市容管理有关规定,摒弃烧纸钱、撒冥币的祭扫陋习,共同维护美好环境,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蓝天。

党员示范,共树新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广大共产党员要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积极向亲朋好友、家人和身边群众宣传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主动纠正和制止不文明祭扫行为,自觉做文明祭扫的先行者、践行者、倡导者,用实际行动为全社会作表率。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争做文明祭扫的示范者、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动者,共同营造喜乐祥和的节日氛围。预祝全市市民朋友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合肥小蜀山陵园举办生态葬仪式

据合肥晚报报道10月16日,合肥市小蜀山陵园第13届生态葬仪式如期举办,现场300多名家属参加追思仪式,送别69位逝者回归自然。

此次生态葬以“枫叶”为主题,寓意四季轮回、生命不息,逝者虽然远去,但思念却从未中断。仪式现场庄重肃穆,家属们通过思念祈福、天堂来信、落葬安置、书写枫叶卡片、敬献鲜花及自由祭奠等环节,共同送别逝者。

书本样式的落叶归根碑上,一片片铜叶上刻着逝者姓名。生态葬,它不立墓碑、不围墓地,直接安放于绿荫之下,逝者骨灰装在可降解的骨灰坛中,3至6个月后便可自行降解,融入大地的怀抱。

据介绍,合肥市小蜀山陵园针对选择生态葬的逝者减免所有费用,接送、集体生态葬仪式、可降解骨灰坛、落葬、共祭仪式、落叶归根碑刻制以及后续的维护管理等服务均免费提供。未来,陵园将继续以免费生态葬为中心,加强政府惠民政策的宣传,以党建引领,服务为本,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着多年的宣传普及,越来越多的合肥市民知晓并接受了绿色殡葬的理念。自2011年率先在安徽开展“全免费生态葬”以来,该陵园相继推出“树葬”、“花坛葬”、“森林葬”等生态节地葬式,并连续12年累计为千余名生态葬逝者举行了安葬仪式。

据悉,今年12月初,该陵园还将举办第十四届全免费集体生态葬,市民可拨打0551-68509618咨询。

错峰祭祀每户限5人 合肥市殡葬处发布提示

记者从合肥市殡葬处获悉,为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避免人员大量聚集,冬至期间(2021年12月17日至22日),市殡仪馆实行错峰祭祀,每户限5人。窗口部门设置“一米线”,进馆人员需严格落实佩带口罩、测量体温、核验安康码等疫情防控举措。

提供多项服务

根据部署,2021年12月17日至22日,市殡仪馆服务保障时间为早晨6点半至下午5点,中午不休息。

市殡葬处工作人员提醒:祭祀家属需携带《骨灰安放证》到公祭堂办理祭祀手续,馆内设立多个便民服务点,免费提供应急药品、姜汤、糕点、祈福心愿卡、风车、风铃、糖葫芦和鲜花等物品,提供“鲜花换纸线”、“祈福心愿卡”、“放生小鱼”等服务。馆内禁止焚烧冥纸,祭奠房内提供电子香烛供家属免费使用。

免费代客祭扫

对于因疫情或工作等原因不能到现场的亲属,市殡葬处将组织党团员开展一场免费“代客祭扫”活动,通过擦拭骨灰存放格位、敬献鲜花、鞠躬追思等形式缅怀逝者,为家属完成祭扫心愿。

需要该项服务的市民可拨打电话:0551-96399、65134107报名,同时提供联系人及电话、微信号码、安放阁位室及编号、逝者姓名等信息。统一代客祭扫时间为12月20日。

零接触云祭祀

市民可通过关注“合肥市殡葬管理处”微信公众号平台,在平台实现零接触云祭扫。

云祭祀操作流程:进入微信公众号——祭祀指南——网络祭祀——注册登录,登录后,可进行网络祭祀,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倡导错峰出行

为避免交通拥堵,市殡葬处建议广大市民错峰出行,并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祭祀场所。

市民可选择乘坐12路、13路、21路、53路、59路、85路公交车至“五里岗”站牌下,步行至合肥市殡仪馆。自驾的市民需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停放车辆。